//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喜报 | 奋斗有我,闪耀前行!深圳湾实验室再获三项表彰
SZBL生活/2023.05.12

5月12日下午,光明区召开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为弘扬劳模精神,向荣获光明区五一劳动奖的先进个人、集体代表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其中,深圳湾实验室神经疾病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蒋显、系统与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恺荣获光明区五一劳动奖章,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牛田野课题组荣获光明区工人先锋号

 

深圳湾实验室神经疾病研究所蒋显博士

获“光明区五一劳动奖章”

1.png


蒋显博士现任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曾于2008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京师杯科技竞赛一等奖,一等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三好学生;在2009年获评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三好学生;以及在2012 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获评优秀研究生奖;并在2022年获评国家重点人才项目青年项目。蒋显博士课题小组主要致力于运用单细胞转录组学,光遗传学,影像学,电生理,细胞生物学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研究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分子细胞机理,探究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并开发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方案。蒋显课题组在突触可塑性和学习记忆的主要科学贡献包括:(1)开创性地运用单细胞RNA测序首次揭示了mPFC脑区细胞中与长期记忆相关的单细胞转录程序,为阐释记忆的分子机制打开了新的方向,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2)系统性发掘了突触形成的关键胞内信号通路,成果发表于领域顶级期刊PNAS;(3)阐释了突触附着蛋白介导突触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等国际顶尖杂志。


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研究所黄恺博士

获“光明区五一劳动奖章”

2.jpg

黄恺博士2020年被评为深圳市孔雀计划人才,2022年被评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申请人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材料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申请人是少有的在国际顶尖大学不同院系接受多学科学术训练的跨学科人才,长期致力于四维基因组、生物相分离、仿生材料设计等交叉科技前沿的理论计算与方法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Cell Reports,ACS Nano等国际知名杂志的论文共12篇。申请人的研究成果具有高度原创性,被科学日报、物理网等国际媒体报导,其基因组高级结构方面的研究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人类基因组计划前负责人Francis Collins评价为“人类三维基因组的新图像,为理解和攻克癌症提供了新启发”。在科研创新的同时,申请人为了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卡脖子”的问题,作为骨干人员参与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计算生物化学软件”,致力于国产自主软件研发,为领域内其他研究者提供理论计算工具。


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牛田野课题组

获“光明区工人先锋号”

3.png

牛田野博士深耕计算机断层成像领域逾二十载,先后任职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所,聚焦医疗器械和技术科技创新,围绕图像引导CT成像核心器件、核心算法、核心应用三大模块,研发快速功能成像专用设备,深度挖掘医学影像内涵特征,提升医学图像质量。发表高质量论文100余篇(一作或通讯42篇),总引用数大于2800,最高单篇他引大于340。授权发明专利13项,转让1项。主持国家重点人才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各1项。获得2022年度中国体视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入选爱思唯尔和斯坦福大学共同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方向为核医学与医学成像(Nuclear Medicine & Medical Imaging)。团队学科交叉,致力于先进成像技术研发,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转化成果显著:

(1)开发深度神经网络抑制分组重建的图像伪影,提取运动形变场,用于运动补偿的四维重建,无需硬件改造实现四维运动成像,成果预接收于医学物理顶刊TMI;

(2)完成2套小动物预临床设备样机,其中包括套三能谱小动物高速微CT样机;

(3)研发面向航空需求的移动CT样机,受邀参加2022年珠海和海口航展。

 智能医学影像实验室由牛田野博士领衔,致力于CT影像技术和跨模态成像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锥束CT成像、机器学习、影像组学、能谱成像以及机电一体化。牛田野博士获得深圳市海外高层次B类人才计划,入选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斯坦福大学),2020-2022年度IEEE TMI杰出审稿人,成功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聘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第八届编委会编委。团队荣获中山大学理学院的实习基地。

深圳湾实验室工会将继续动员、鼓舞实验室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引导、支持和推动科研人员建功立业、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的使命,将劳模精神深化和融入到科研事业的发展!工会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向各级组织推选立足于科研岗位的新生“主力军”,为深圳湾实验室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撰稿 |党群工作部/工会 候恺玥

编辑 | 党群工作部



来源 | 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 编辑 | 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