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警钟长鸣 | 科研工作中低值品等资产的合规管理与对策分析
纪律检查/2025.09.17

在科研工作的广阔天地里,低值品等资产恰似繁星点点,虽微小却不可或缺。它们看似平凡无奇,实则对科研工作的顺利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研工作本身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低值品等资产又具有种类繁多、规格复杂、使用范围广泛等特点,这使得账外资产问题极易滋生。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导致资产管理漏洞百出,进而造成资金的无端浪费。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实验室科研工作的需求,实现低值品等资产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对于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与公立医院需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不同,科研工作中加强低值品等资产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低值品等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国有资产流失、防止科研数据泄露以及避免环境安全事件等。

一、案例剖析:以镜为鉴,洞察风险

(一)国有资产流失,管理失职之殇

2018年,某城投下属子公司承担了十几个小区的供暖改造任务。改造过程中拆除的钢管、阀门、暖气片等废旧物资,被随意堆放在环山路附近的一处自有闲置空地上。项目相关负责人仅到现场查看过一次,且未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直到2021年因废旧物资处理工作需要,公司组织巡查时,才发现这些物资已全部丢失。最终,相关负责人因职责疏忽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受到了政务撤职处分并被解除聘用关系。此案例深刻反映出资产管理中职责不清、缺乏有效监管的问题,科研工作中的易耗品管理同样面临着类似风险,稍有不慎,便可能重蹈覆辙。

(二)科研数据泄露,信息安全之患

王某是一家搬家公司的员工,在一次搬家中,他获得了一块客户的移动硬盘。由于该客户曾在某高科技公司工作,王某心生贪念,猜测硬盘内可能存有这家公司的重要资料,便将硬盘据为己有。随后,王某在网上找到了某大国领事馆的联系方式,并向领事馆发送邮件,声称出价100万美元出售这块硬盘,还通过快递方式给对方邮寄了内容相同的信件。信件寄出后,王某竟直接前往领事馆,准备当面兜售这块硬盘。国家安全机关侦查掌握了充足证据后,迅速制止了王某前往某大国领事馆、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的行为。经查验,该硬盘内存有54G、共45,245份文件,涉及科技公司商业秘密。一旦这些资料外泄,将对该科技公司造成难以估量的重大影响。这一案例警示我们,科研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低值耐用品如移动硬盘等若管理不善,极有可能成为科研数据泄露的源头。

(三)生物安全事故,生命安全之危

2021年,昆士兰州公共卫生病毒学实验室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生物安全事故。该实验室储存致命病毒的冰箱出现故障,导致323瓶活病毒下落不明。其中包括近100瓶亨德拉病毒、两瓶汉坦病毒和223瓶狂犬病毒,这些病毒对人类都具有极高的致命性。这些样本材料被转移到另一个冰柜时,没有完成书面登记,实验室无法确定这些材料是被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还是被销毁了,甚至有可能被取出后丢失或下落不明。这一事件充分说明,在科研工作中,对于涉及生物安全的实验材料进行管理,容不得丝毫马虎,否则将给人类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二、低值品等资产的范围与规定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中低值品等资产管理不善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那么,这些资产具体涵盖哪些范围,又有哪些相关规定呢?

(一)常见范围界定

易耗品: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消耗和损坏的物资,如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卫生用品、动植物等。这类物资使用频率高,损耗较快,需要及时补充和管理。

低值耐用品:指单价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但能独立使用超过一年,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的用具设备,如移动硬盘、科教器具、实验用仪器仪表等。它们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可在较长时间内为科研工作服务。

实验材料:指在一次使用后即消耗或无法复原的物资,例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燃料、化学药品、各类试剂、气体等。这些材料是科研实验的基础,直接参与实验过程并被消耗。

(二)有关规定(仅供参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四十四条:“单位应当加强对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这一规定为科研单位管理低值品等资产提供了宏观指导,强调了明确职责和管控关键环节的重要性。

《清华大学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第九条:“低值易耗品等存货类资产由资产管理处归口负责。”明确了低值品等资产管理责任的主体,有助于实现资产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低值设备和耐用品管理制度》:“低值设备和耐用品由各实验室负责人建立分账。各室负责人要做好低值设备和耐用品的日常记账,做到进出手续清楚,定期核对,保持账物相符。”进一步细化了低值品等资产的管理要求,确保账目清晰、资产安全。

三、低值品等资产管理建议清单

低值品等资产是实验室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管理,防止浪费,保障和促进实验室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常见风险点提出如下建议:

常见风险点

参考建议

1.管理意识薄


1.1使用人员未将实验材料、低值耐用品、易耗品视为资产,仅妥善保管固定资产,易致资产流失。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新管理理念,打好基础的同时追求新的管理方法。

1.2未建立低值品等资产的管理制度,缺乏对此类资产的有效管控。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涵盖计划、购置、保管、领用、借用、报废、报损、调拨、捐赠等环节。

2.使用环节漏洞


2.1因操作不当,多次使用造成浪费。

加强培训与指导,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使用者的积极行为。

2.2存在人情赠送或者资产流出单位等现象。

利用信息化优势逐步实现低值品等资产使用全程可追溯、可核查,加强对资产的管控与监督。

2.3基础数据、核心资料储存在员工的U盘、移动硬盘中,机构调整、人员离职时物随人走,无法保证项目延续性。

机构调整、合并、变更时,原单位及时进行低值耐用品的调拨手续。人员离职,相关人员做好低值耐用品的清点移交工作。

3.库存管理松懈


3.1将实验材料、低值耐用品和易耗品纳入资产系统进行登记,会增加科研人员工作负担。

有需求的部门可建立相应的物资库,使存货信息能够实时更新并实现共享,减轻工作负荷、提高管理效率,防止积压、浪费、损坏、丢失。

3.2低值品的盘点增加工作量,会引起使用、保管人员反感、投诉。

业务管理部门根据低值耐用品购买记录,进行实地抽查,对没有按要求保管或账物不符的部门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4.处置方式不当


4.1报废未经审批,处置收入未上缴,或资产私有化。

低值耐用品自然损坏无法修复,且达到使用年限的可申请报废。处置所得残值收入上缴实验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截留。

4.2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处置。

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深圳湾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

科研工作中低值品等资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意识、制度、技术和监督等多方面协同发力、综合施策。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科研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党群工作部 陆文

审稿|实验室纪委

编辑|党群工作部

来源 | 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 编辑 | 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