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科研动态 | 深圳湾实验室坪山中心和日本国立量研机构等单位合作在基于多肽的核素偶联药物开发上取得研究进展

2021.09.30

湾豆说.png

近日,深圳湾实验室吴云东李子刚课题组在药物化学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中文名:药学学报,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IF=11.413),发表了题为“Whole-body PET tracking of a D-dodecapeptide and its radiotheranostic potential for PD-L1 overexpressing tumo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成像技术(PET)动态追踪了D型多肽在小鼠体内的全身动态和与靶点的相互作用情况,证明了D型多肽是一类优异的核素偶联药物的”导弹头“,为具有临床转化价值的靶向核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作为一项范式研究,为分子影像指导的D型多肽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多肽类药物通常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低免疫原性以及低毒性等优点,是近年来新药研发的焦点,然而线性天然多肽容易被蛋白酶降解,导致多肽的体内半寿命极短,这大大限制了多肽药物的临床应用。为了改善多肽的抗酶降解能力,科学家开发了一系列修饰多肽的方法用于提高多肽的酶解稳定性:如非天然氨基酸插入、大环化、N-甲基化、D型氨基酸取代以及拟肽化。这些方法的引入,使得多肽的活体半寿命显著提升,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多肽的应用范围。比如,近年来以多肽为导向分子的新型功能化药物不断涌现,如多肽偶联药物、多肽-核素偶联药物、多肽荧光成像药物、多肽修饰的基因药物等。

D型多肽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来自UCSD的Murray Goodman等人提出了D型多肽的概念,并预言D多肽是一类具有高度应用前景的生物活性分子(Acc. Chem. Res. 1979, 12, 1, 1–7)。经过接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人们对于D型多肽的结构、活性、活体代谢情况有了深刻的认识。与L型多肽不同,D型多肽难以被天然的水解酶识别降解,从而在活体内具有极强的稳定性。研究表明D型多肽较L型多肽具有更长的胃肠道、血浆以及细胞内的半寿命(ACS Cent. Sci. 2015, 1, 423–430)。此外,一些研究表明,D型多肽的穿膜能力强于L型多肽(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95, 214, 685–693)。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包含有D型氨基酸的多肽已被批准用于临床,如Vasopressin,Desmopressin,DOTATATE等,这些结果表明D型多肽将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鉴于以上优点,D型多肽被认为是一类具有高度成药性的活性分子,近年来围绕D型多肽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人们通过retro-inverso(RI)以及mirror-image phage display(MIPD)两种方法,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靶点亲和肽,这些D型多肽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调节剂、免疫调节、药物递送等诸多领域都展示出独特的应用价值(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8, 115, 1505-1510)。尽管D型多肽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该领域仍存在一些基础的问题有待解答,如D型多肽的活体命运以及与靶点的相互作用等。理论上,D型多肽在活体内是不被降解的,因此,研究D型多肽的代谢途径是发展D型药物需要厘清的首要科学问题。

为了深入理解D多肽的活体命运与药物动态,李子刚课题组与日本国立量研机构的张明荣教授团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湾实验室的吴云东院士课题组、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王峰主任团队合作,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上发表了研究论文:Whole-body PET tracking of a D-dodecapeptide and its radiotheranostic potential for PD-L1 overexpressing tumors。正电子断层扫描(PET)示踪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活体成像技术,通过将发射正电子的核素(如18F,68Ga, 64Cu)与药物分子相连,即可实时、动态、全身、定量地追踪药物分子在活体内的分布情况,从而为药物研发提供宝贵的药代动力学定量数据,进而提高新药研发速率和临床实验成功率。在该研究中,作者首先使用正电子核素64Cu对D型十二肽(DPA)进行标记,接下来在正常C57BL/6J老鼠体内追踪了[64Cu]DPA的分布、吸收、代谢情况。结果表明,D型多肽被快速的从血浆中清除,并主要经由肾脏排出体内。通过尿液分析表明,[64Cu]DPA在体内未发生降解,直接以完整的分子形态从尿液排出。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作者分析了DPA的分子大小,计算结果表明,DPA的最大直径为2.6 nm, 低于肾小球过滤蛋白分子的阈值3.5 nm。该结果为未来设计体内长效循环的D型多肽提供了思路。

随后,作者分别在荷有B16F10和U87MG肿瘤的小鼠中进行了[64Cu]DPA成像,结果显示,在尾静脉注射后的80分钟以内,[64Cu]DPA在瘤内有明显的富集,这些结果表明[64Cu]DPA在活体内可以有效的结合PD-L1,从而进行PD-L1表达量的检测。但是,考虑到64Cu的物理半衰期为12.7h,与DPA的靶点作用时间不匹配,随后作者使用68Ga对DPA进行了标记。68Ga是一种短寿命的正电子发射核素,其半衰期为68min。在荷U87MG肿瘤的小鼠体内的显像结果表明[68Ga]DPA是一种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PD-L1的显像分子。最后作者进一步研究了[64Cu]DPA作为一种靶向PD-L1的核素治疗分子对U87MG肿瘤生长的抑制情况。由于64Cu可以发射β负电子以及俄歇电子,单次尾静脉注射74MBq的[64Cu]DPA,即显示出对U87MG肿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此外,[64Cu]DPA也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在治疗期间,除了由于放射性引起的白细胞先减少后增多现象,未观察到其他明显的毒副作用。这些结果表明[64Cu]DPA是一种潜在的靶向核素治疗药物分子。

图片.png

图:[64Cu/68Ga]DPA的体内PET-CT成像、体外分布以及治疗结果 

综上所述,该论文系统研究了D多肽DPA的活体命运并详细研究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核素偶联诊疗试剂对PD-L1高表达肿瘤中的诊断和治疗潜力。该论文作为一项范式研究,为D型多肽的前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同时,也展示了D型多肽作为核素偶联药物载体的巨大潜力。

日本国立量研机构的胡宽研究员(2017年博士毕业,导师:李子刚教授)与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吴文雨药师是该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张明荣教授、王峰主任、李子刚教授、吴云东院士是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的得到了日本JSPS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支持。


原文信息:

Whole-body PET tracking of a D-dodecapeptide and its radiotheranostic potential for PD-L1 overexpressing tumors


文章来源 | PTMC文化创意工作室

编辑 | 鲍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