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始终把人才当做第一资源。以创建国家实验室为目标的深圳湾实验室,2019年4月3日正式揭牌。成立以来,深圳湾实验室坚持以积极引进与自主培养为原则,依托国内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拓展高层次人才培养。
实验室目前已组建49支科研团队,科研人员占比75%,其中院士、“长江”“杰青”等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逾50人。围绕基础科学、技术创新、应用研究、产业孵化等方面,深圳湾实验室全球广揽顶尖科研人才。同时,通过与行业领域内的知名企业、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开展合作,鼓励深圳湾实验室外的高水平研究人员进行实质性的共同研发工作,加强同国际高水平同行的合作,促进深圳及周边地区学术气氛和创业水平双提升。
5年内,实验室计划建设200个科研团队,科研人员规模达2500人。形成包括中外院士在内的各类领军人才梯级队伍。
实验室首批引进的特聘研究员孙坤表示,“选择全职加入深圳湾实验室,一方面是实验室的科研氛围很好,给年轻PI很大的支持和很高的自由度;另一方面,深圳这个城市非常包容,很有活力,不论从科研角度还是成果转化角度,都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截至2019年底,深圳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累计达到2260家,一大批人才在这里大展身手。40年来,伴随着用工制度、干部调配聘用制度、工资福利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特区人才数量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给在深创新创业的人才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内容来源 | 深视新闻
通讯员 | 周雯瑾、鲍文旭
编辑 | 白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