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大国人才 | 聚焦深圳湾实验室四链协同融合创新人才机制

2022.09.06

近日,由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中国人事报刊社主办、中国人才杂志社编辑的“大国人才”公众号发表专题文章,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与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其中重点介绍了深圳湾实验室“四链协同融合”的创新人才工作格局,原文如下:

1.png

面积不到全国0.6%的粤港澳大湾区,创造了全国近12%的GDP,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截至目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列全球第二,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61万家,世界级“人才湾区”起步成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如何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加强三地人才合作,是一个关键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一国两制三区,人才体制机制协同难;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和高校分布不均衡,人才结构有待优化;国际化人才环境有待加强,等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鼓励港澳同胞特别是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创业,为增进港澳同胞民生福祉、助推港澳与内地交流交往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有力支撑。

当前,广东省正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举全省之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落地,全方位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深圳湾实验室

重大创新载体的四链协同融合

深圳湾实验室作为广东省、深圳市、北京大学共建的广东省实验室,通过四个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形成“四链协同融合”人才工作格局。

“创新链”视角出发,实验室聚焦肿瘤、神经退行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采用直属研究机构+共建单位联合研究机构的多层级研究模式,建立多个跨学科交叉协作的直属研究所、研究中心,推动科技创新上、中、下协同集成,科研创新链条全面贯通。

2.png

深圳湾实验室落户光明科学城  王磊 摄

“人才链”视角出发,实验室以科学家为中心,发挥特有的高精尖技术支撑平台集群优势,构建青年科研人才引育新生态,并实行“以才引才”策略,全球范围高标准引进人才。引进的百余位主要研究者中,以青年人才为特色,其中50多位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Top100高校或科研机构的80、90后年轻研究人员,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及活力被极大地激发。同时,实验室引入了一批具有20年以上转化研究经验的领军人才,大大提高成果转化率。此外,在仪器设备共享方面,建立了一支高学历(超七成拥有博士学历)、高水平技术研发团队,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实验机时保障以及专业数据分析和实验技术方案,形成“双保障”服务。

从“教育链”视角出发,实验室现已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巴塞罗那IDIBELL研究所等国内外多个著名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为深圳乃至大湾区持续输送高精尖人才。此外,实验室还举办“大学生暑期研习计划”,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科研实践与交流学习平台。

“产业链”视角出发,实验室围绕深圳“20+8”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结合光明科学城研究方向,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特色优势及成果转化桥梁纽带作用,联合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医院、主要学术机构以及多个医药企业和社会资本,开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应用转化研究。

经过努力,深圳湾实验室科研创新链条全面贯通,实现了技术与产业全面对接,开辟了新药研发的新赛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协同融合体系,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研究创新生态的关键支撑力量。

3.png

深圳湾实验室科研团队

光明科学城

助力青年科技人才站“C位”

光明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奋斗目标,坚持“四个聚焦”,努力打造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地和创新高地。

聚焦政策支持,激发人才创新“源动力”。

绘制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蓝图。发布《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特别是针对青年科技人才,绘制了发展蓝图。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基础研究。发布 “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培育行动”,引进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基础研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光明科学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揭榜挂帅,引导支持重点产业领域研究的“开拓者”。经重点科研机构自主推荐,支持基础前沿交叉领域研究的“探索者”。

聚焦产才融合,助推人才创新创智“崭头角”。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发布《光明科学城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以“目录”为指导,实施“三先三后、分类追踪”精准引才新模式,开展“万名博士聚光明”活动。围绕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相继发布多个产业行动计划,赋能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发展。

强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光明科学城规划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9个,布局多学科前沿交叉研究平台10个、广东省实验室2项、研究型高校2所,集聚了大批创新创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创新提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打通从原始创新到推动创业发展的创新路径,助推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强化科技园区建设,采取“多渠道宣传+产业链招商+科技政策扶持”的方式招揽人才。实施博士后工作站点“倍增计划”,2021年全年共新增9家单位成功申报。

以赛引才“智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举办全国首届脑与健康科技“30 meet 30”光明产业大会、第五届光明区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给予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对接、创业资助,帮助青年人才开展创新对话,快速集聚了一批青年创新人才。

聚焦人才交流,推动人才成长驶入“快车道”。

打造青年人才交流品牌活动,建立“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举办“光明向未来”青年科学家发展大会,采用“1+N”办会模式,凝聚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湾实验室等资源力量,有效搭建“政产学研”深度交流平台,共谋青年科技人才发展。开展“光明向未来”青年科技人才专场音乐会、光明喜相逢——青年科技人才专场脱口秀演出、光明微跑——青年科技人才专场等系列文体活动,丰富青年科技人才的文娱生活。同时,围绕青年科技人才需求,举办“学术汇”“产业汇”“研修汇”“文体汇”等系列活动,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扩大“朋友圈”。

强化海外青年人才对接交流。探索“四站联程”海外引才新模式,光明科学城联合北京怀柔、合肥滨湖、东莞松山湖等地科学城代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召开座谈交流会,探索建立共享服务机制,促进大科学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为海外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一站式”考察、就业、创业等对接交流服务。启动“光明区归国留学人员青桐计划”,整合全区22个部门的力量,推出12个方面共39条服务举措,首批设立10家“光明区归国留学人员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为归国留学人员提供创新创业、就业对接、联谊交友等互联互动服务。

搭建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常态化开展“智慧路演,科学赋能——光明人才路演厅”活动,邀请投资机构、银行等相关行业专家作为现场评委,联动光明区各大产业园区,助力人才项目的投融发展,实现人才项目更快地落地转化。依托政府引导基金群,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或团队负责的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光明科学城“人才贷”的基础上,开发青年科技人才专属金融产品“惠青贷”,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最高300万元的消费贷和最高2000万的经营贷,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

聚焦人才服务,构筑宜业宜居宜游“梦家园”。

实施“住房无忧”行动。加大人才住房供给,为短期来光明的科研人员提供拎包入住的短租服务,对为光明科学城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一对一”定制配租方案。

实施“教育无忧”行动。加大优质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引进国际化学校,让孩子们接触顶尖的科学大师、完善的创新科学课程,享受光明科学城专属“成长福利”。

实施“生活无忧”行动。构筑高品质科学家园,规划建设“科学家谷”,集中布局创新孵化、创意社交、休闲聚会、公共艺术等综合空间,打造国际化创新街区。规划建设西方美术馆、科学城体育中心等光明区“十大文体设施”。加大优质医疗供给,稳步推进医院建设。

打造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平台。线上推出“人才码”,线下建设SET服务阵地,为人才提供高品质配套服务。


深港合作区

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协同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位于深圳福田区与香港交界处,由深圳园区(约3.02平方公里)和香港园区(约0.87平方公里)组成,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的重大战略平台,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特色平台,肩负着服务香港、联动湾区、助力深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使命。

近年来,福田以合作区为新引擎,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路线,在人才政策融通、科技资源共享、人才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深港人才合作,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

深港人才政策实现融通。

发布首份由内地和香港共同研究编制的深港“联合政策包”。推出系列具体举措,让科创人才和项目同时享受深港两地的政策支持,实现“1+1>2”的效果。比如,人才研发项目可同时申请获得深圳、香港的双重资助;创业项目可同时申请深圳、香港的创业基金支持;深港两地将互相提供人才住房,让人才享受便利的通关和居留服务等。

出台实施“科研政策包”。制定选题征集制、团队揭榜制、项目经理制、政企联动制、同行评议制等六大创新机制,启动深港协同评审工作,探索适用香港及国际先进科研管理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

创新推出“港澳青年资助计划”。为港澳青年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提供资助和搭建发展空间,比如在创新创业方面,为港澳青年初创企业提供启动资助、成长奖励、租金减免,对获得港方、澳方创业资助的青年团队,1:1给予配套支持等。

深港科技资源实现共享。

投入使用内地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深港两个园区运营公司协同办公,共享办公空间和设备资源,共同为科创机构提供全链条的科创孵化服务。该办公室也被视为深港科创合作协同发展的新起点,是香港不少北上创业团队的首选驿站,也是深圳科创企业借力出海的一大平台,成为许多深港科创“过河”者的不二之选。

4.png

深圳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云东院士带队访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建立深港共享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机制。支持合作区港方科创机构获批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源纳入“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在满足自身使用需求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符合条件的港方科创机构同样可以优惠使用“深圳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中共享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源,加快科研进度,降低科研成本。

持续推进国际互联网访问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河套合作区被纳入跨境交流专用通道首批试点,合作区科研人员可通过“深港通”访问国际互联网。合作区稳步推进跨境交流专用通道试点工作,在筛选企业、规范管理、保障安全、完善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

深港人才平台实现共建。

共建首个由港方主导运营的科学园区。2021年9月,深港双方园区运营公司签署协议,明确双方共同筹备建设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让有意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业务的港方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及领先科技公司先行落户在深圳。

共建香港高校优势学科实验室集群。合作区已引进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五所“世界百强”高校共10个优质科研项目,共支持空间近2万平方米,资金约4亿元。

共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合作区建设6家共2.6万平方米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可容纳约1500名创新创业青年。近三年,具有港澳背景的创新创业团队从69人增至561人,增加约7.2倍;知识产权数从48项增至679项,增加约13.2倍;帮助初创企业获得融资从0.6亿元增至5.63亿元,增加约8.4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家增至14家,增加约6倍。


来源:大国人才

(本文原载于《中国人才》杂志2022年第9期,由深圳湾实验室等单位供稿) 

原标题:《创新人才体制机制集聚粤港澳人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