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节目《岭南春来早》蹲点深圳湾实验室进行直播报道。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深圳湾实验室,了解实验室正在开展的前沿基础研究,探访科研背后的“深圳湾故事”。
聚焦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面对这场蔓延全球的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深圳湾实验室迅速响应号召,将疫情防控作为科研攻关的重要方向,紧急启动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治专项,实验室前后有15名PI参与新冠病毒科研攻关专项,共22个课题方向研究,在新冠病毒抗体、应急药物、抗病毒抑制剂、病毒感染机制及免疫学特征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中,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钟国才博士及课题组成员进行新冠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及广谱抗新冠病毒新药研发工作,目前已完成三篇新冠研究论文、提交国际专利申请一项。团队研发的广谱抗新冠病毒候选新药ACE2-Ig蛋白,体外实验证明对突变的新冠病毒有很强的抑制效果,目前成果已完成部分动物体内药效学研究,正努力争取开展IND导向的临床前研究。
实验室以肿瘤、代谢与心血管、神经退行性、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为重点,深入开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科研攻关,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
致力于“从实验台到病床”的药物研发
就像屠呦呦从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一直致力于天然产物药物研发的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唐啸宇博士从一抔泥土开始,向记者解密了“从实验台到病床”的药品研发漫长过程。
“从海底的淤泥里面找到一些微生物,让这些微生物可以产生一些对人体有用的活性物质,然后用这些活性物质作为药物候选,制作出抗癌、抗细菌、抗病毒的药物。”唐啸宇表示,目前药物研发的技术手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通过DNA测序、合成生物学等新型技术手段,可以加速整个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过程。
在德国、美国游学及工作十多年的唐啸宇认识到我国在生物医药方面存在较多短板,基础研究跟临床应用存在脱节,“深圳湾实验室给予这样一个机会,可以把所有药物研发产业链给整合起来”,实验室致力于构建新药研发创制链条完整的“高速通道”,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以满足国内和世界范围内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打造原创性精准医学影像新高地
眼睛是慢性病管理的“窗口”,深圳湾实验室研究员周传清博士向记者介绍,“很多早期疾病在眼睛的神经血管会有所体现,通过眼睛可以观察一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甚至脑中风、阿茨海默症等,眼睛是一个天然的窗口,对我们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多模态眼功能成像分析系统为国际首台全自动多功能眼底成像分析设备,相较于传统眼底彩照,多模态眼功能成像分析系统可以提供更多的眼底结构及功能细节信息,对重大慢性病的筛查、诊断与随访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某些疾病的早期精准筛查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实验室医学工程团队汇聚了一批包括分子影像技术、远程医疗与智能医学成像、医学成像技术与设备、加速器与先进放疗技术等专业的一流专家学者,将聚力于突破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与核心部件,形成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影像研究平台与医学工程技术创新体系。
撰稿 | 鍮 鍮
编辑 | 白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