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成立于2019年,是广东省、深圳市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行动中全力支持的重大创新载体。
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布局基础研究、医疗技术器械开发、创新药物研发,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提高药物研发成功率,力求改变生物医药研发长周期、高风险的现状,催生一批颠覆性技术,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四年的建设发展,实验室在人才引进、科研攻关、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01 国际顶尖人才荟萃
90%来自国际顶尖高校
实行“以才引才”策略
聚集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Top100高校或科研机构的资深及青年PI
在职人员1300+,全职900+
科研团队近百个,科研及技术人员超90%

科研与转化齐头并进
全职引进一批在知名药企和机构的转化研究领军人才
对从药物发现到早期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的"一站式"全流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连续三年获“人才伯乐奖”
以“科学家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构建青年科研人才引育新生态,已连续3年获深圳市“人才伯乐奖”
形成生物医药人才聚集地
在系统生物学、计算化学、化学合成、药物开发等学科领域形成国内人才聚集地,各类高层次人才近200人
高端人才汇聚释放强劲动力,取得多项高质量奖项

02 基础科研能力持续增强
IF>10论文占比约1/3
以BT+IT融合及多学科交叉为优势特色
发表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申请专利近200件
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约占1/3,质与量均处于全省同类机构领先水平

承担重大任务额逾1.9亿
获批国家、省各类纵向项目130余项
获批经费合同额逾1.9亿元
在理论化学和肿瘤领域已取得世界级研究成果2项
传染病、医学影像等10余项科研成果转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03 高精尖支撑平台落地服务
全产业链新药研发服务平台
布局研发管线近30个,在研代表性项目中一类新药占比90%
建立大湾区唯一涵盖新药自发现至产品注册的全药品研发周期链式功能平台
运营对标国际一流的孵化器,依托科研平台培育企业,打造创新生态圈

共享支持200多家企事业单位
以支撑科研发展与成果转化为导向,规划建设多组学质谱、高性能计算等10大技术平台
30余专业技术人员:博士10人,高层次人才6人
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已支持200余家单位开展科研工作,临床给药、技术开发等奠定基础


04 合作朋友圈不断拓展
与50+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通过“孵化、吸引、培育”等路径,积极与大院大所、央企国企知名企业开展合作
积极探索“成果转化基金+公益基金”相结合的双模式,吸引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广泛链接各方资源

05 建设期三年评估获优秀
2022年11月,在第二批省实验室启动建设期考核评估工作中,经科技部评估中心、广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多次评审考察,由省科技厅通报考核结果,深圳湾实验室获评优秀
科研代表说:
“这里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世界顶级专家,并致力于为研究者营造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提供全方位的无忧保障。”
—— 郭腾飞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The offer from SZBL came with the promise of high caliber senior faculty mentors, a collaborative atmosphere, state of the art facilities, shared equipment, and generous research funding. This is everything a young faculty member can ask for. The ability to pursue my research interests freely and independently was what attracted me the most. ”
—— Justin Tan 肿瘤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实验室招募了很多充满活力的优秀全职年轻PI,大家具有相似的背景。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能够进行更纯粹的合作。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碰撞出更多灵感的火花,大家一起成长和获益。”
—— 刘洋 传染病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这里行政效率高,科创氛围好,科研人才比较年轻。坪山中心在积极推动科研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院企合作共赢,为守护国民生命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 李子刚 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 资深研究员、执行主任
“在深圳湾实验室有德高望重的实力派前辈引导,有自由探索与联合攻关相结合的发展策略,有切实以科学家为中心的科研管理和服务体系。”
—— 彭琴 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你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而是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这个基础比较重要,这么全面的人才集中起来一定能做大事。”
—— 申雪桐 肿瘤研究所 资深研究员、副所长
“深圳湾实验室制度新、思路新,科研实力强,转化研究的布局也是恰逢其时,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转化医学中心建成一个能持续产生药物候选物、持续有产品推向临床并最终上市的高技术平台。”
—— 魏景强 转化医学中心 转化高级研究员
“实验室从基础科研到技术转化再到重大疾病的这种全新的、立体化的部署,为处于不同维度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充分的交叉融合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研究思路,更有利于拓宽我们在科研上的vision。”
—— 尹延东 化学生物学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这里最好的地方是‘以人为本’,对科学家采取信任的态度,给科学家经费支持并不是看你项目申请的内容是什么,而是选好人后给你自主权,让你选择看中的东西去做,这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 闫致强 分子生理学研究所 资深研究员、副所长
“科研需要提供稳定的保障,让一部分人能够安心进行科学研究,做更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探索。在新研究机构里,可以参与文化塑造,使其成为一个促进创新的土壤。”
—— 周耀旗 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 资深研究员、副所长
“吸引我来到深圳湾实验室是这里的管理理念与我在国外做研究时更相近,出国快15年左右,寻求一个这样的环境能够让我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 张喆 神经疾病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