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由深圳湾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协办的“2021年深圳湾PET分子影像技术和临床应用论坛”顺利举行,15位PET领域的资深学者、临床医生、工程师做学术报告,共同聚焦PET分子影像技术与临床应用,线上线下超100人次参与论坛。深圳湾实验室副主任涂欢等出席论坛,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彭旗宇博士主持大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永峰博士、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郭腾飞博士、特聘研究员顾峥博士、副研究员谢思维博士、副研究员刘振博士分别主持报告。

参会嘉宾合照
实验室副主任涂欢老师致欢迎词,对论坛的组织人员表示感谢,对参加论坛的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深研究员彭旗宇博士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在下一代PET探测器材料、PET系统设备、PET图像重建和图像处理算法、PET分子探针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未来规划。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魏龙研究员对PET领域的各科研单位合作发展表达期待,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深圳湾实验室副主任涂欢老师致辞

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彭旗宇博士致辞
本次论坛邀请了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Thomas Budinger院士分享PET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展望了PET技术和临床应用的未来趋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William Jagust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韩璎教授就分子影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趋势作主题报告。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冯前进教授介绍了AI技术在图像分析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方法;浙江大学刘华锋教授、武汉大学彭浩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黄先超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婧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胡战利研究员带来了PET成像系统的图像重建算法及学科交叉的应用进展。
本次大会充分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还邀请了赛诺联合研发总监吴和宇、上海联影事业部分子影像事业部研发总监刘士涛、滨松中国产品部负责人赵强、锐世医疗总经理张博等企业代表报告PET系统及探测器的最新产业化进展。

本次大会聚集了PET技术领域与临床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话分子影像学与临床应用,相关领域最新的思想和观点在此不断交流、碰撞,产生出创新的思想火花。大会旨在响应国家双创号召,积极配合国家重视健康产业的方针,立足双区建设机遇和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创新引领,推进学科发展与产业结合,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彭旗宇博士表示,此次论坛邀请到PET分子影像技术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临床应用专家相互学习、深入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技术与临床领域的专家加强合作,共同促进PET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需求的紧密结合,推动我国核医学事业的深入发展,让PET核医学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科学、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百姓。
撰稿 | 医工所
编辑 | 白 白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