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9日下午,“2021深圳健康大会”在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举办,大会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主题,政府部门及知名专家、行业领袖 300 人齐聚一堂,围绕《“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建言献策,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为代表的与会专家们一致号召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健康事业发展,紧抓后疫情时代健康产业机遇,共同推动“健康深圳”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詹启敏在题为《疫情后的中国医疗健康新趋势》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应急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疫情得到迅速遏制,坚定了广大民众的抗疫信心,为国际上其他国家抗疫提供了有效的模式和经验,本次疫情让国人从国家安全、社会民生、经济发展多角度再次认识卫生和健康事业的重要性。
他表示,要进一步思考和理解新时代的医学使命,强调认识生命、促进健康、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四大使命并重;强调坚持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技术产品研发创新医学全链条有机融通;强调坚持科学兴趣驱动和战略需求驱动相结合的创新范式;强调“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国家需求牵引的攻关创新路径” 新型双引擎创新强国路径。
詹启敏指出,医学越来越成为维护公众生命和健康、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领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而且新型数字技术将在未来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等公共健康保障中发挥更大作用。
他分析到,从医学研究方面看,医学科技创新是核心,疫情暴发后,虽然科研战线与临床一线密切合作快速取得成效,但我们相关知识储备和研究力量不足,对新冠肺炎流行病规律和临床致病机理仍不清晰,快速高效诊断、临床救治,药物和疫苗研发能力都需要加强。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疫情设立“预防性研究”的科研机制,加强医学基础研究,优化资助的机制和资源配置,形成我国的基础研究制高点;加强临床研究投入,做好顶层设计,组织大型临床研究的科学计划;提高临床研究队伍科学水平和人文素养,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建立国家医学科技支撑性平台,包括临床资源生物样本库、健康医疗大数据库和医学伦理体系。从医学教育看,人才队伍培养是基础,通过本次疫情,已凝聚共识,医务人员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守卫我们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卫士,因此应形成全社会尊医重卫、崇尚医疗健康行业、共建健康中国的良好氛围。
詹启敏强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病毒没有国界,人类休戚与共,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孤军作战,也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我们应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来源 | 深圳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