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至29日,深圳湾实验室举行两场院士讲座,特邀免疫学专家董晨院士、有机化学家林国强院士作主题报告,实验室科研人员及来自企事业单位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聆听报告。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云东院士参会,肿瘤研究所张泽民教授、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杨震教授主持讲座。
董晨院士以“炎症疾病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调控机制”为题,从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手段谈起,介绍了细胞因子在治疗炎症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其中,T细胞是免疫调节和细胞免疫的核心要素,而T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很多炎症疾病的治疗成为可能,并促进了转化医学的发展。董院士展示了其课题组在TH17细胞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了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的致病作用及靶向TH17细胞或IL-17的药物在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获得成功,并提出IL-17和TH17细胞的调控和作用机制是下一代疗法创新的一个重要依据。

林国强院士以“对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几点思考”为题,以传统中医药为切入点,讲述了从天然产物结构与合成到生物催化反应以及手性药物研发等科研探索与实践,用生动详实的案例,诠释了中医药经典配方与现代科技手段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将其对科研工作的心得与科学家社会责任的理解融入讲座中,提出化学生物学研究应注重与临床应用及产业需求相结合,同时充分挖掘传统中医药学的精华,为“健康中国”服务。

吴云东院士对两位主讲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两位主讲院士在前沿领域的探索精神与科学素养值得每位青年科研人员认真学习,深圳湾实验室充分给予青年人才在科研领域的自主权与决定权,支持青年人才在科研工作中挑大梁、当主角,实验室将为科研人员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并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大家能够以前辈科学家为榜样,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好的成果。

此次院士讲座系列活动也是“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第十届大湾区巡讲活动的组成部分,据悉,巡讲活动已累计邀请来深参与活动的院士专家100多位,举办了活动675场次,听众超过30万人,已成为深圳开展科普教育的一张名片。
嘉宾简介

董 晨
中国科学院院士,免疫学专家,现任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 他还是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PI。董晨1985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1996年获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学位, 1997至2000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曾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免疫学系终身讲席教授、炎症与肿瘤中心主任。2013年回国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
董晨院士主要致力于免疫学的研究,在T细胞分化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贡献,其研究对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也给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董晨院士目前已发表论文260余篇,总被引用次数达32000余次,2014到2020年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董晨是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曾获得2009年美国免疫家学会BD Bioscience研究者奖、2019年国际细胞因子与干扰素协会Biolegend-William E. Paul Award奖, 他还被授予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吴杨医学奖等。他是国家重点研发精准医学计划的项目负责人, 基金委”炎症生物学与疾病”创新群体负责人。现任Frontiers in Immunology•T Cell Biology主编,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和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副主编, Immunity、Med、Cell Research等期刊的编委或科学顾问。

林国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196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师从周维善教授。同年留所工作至今。1981-1982年赴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86-1987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史克药业研究发展部作访问科学家。1991年晋升为研究员。1990-199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2019年任国际学术刊物Tetrahedron / Tetrahedron Letters出版物理事及执行编辑;2008-2017年任《中国科学:化学》副主编。2006-2014年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2018年起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
主要研究兴趣为具有重要活性的天然产物全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生物催化、药物小分子合成及创新中药研究。200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曾两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 2013);2014年获陈嘉庚化学科学奖;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获上海市科技功臣奖;2018年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2021年获评上海市科技系统和中科院上海分院优秀共产党员。
撰稿 | 姬 二
编辑 | 远 山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