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产学研医模式创新,这个交流会不简单
综合新闻/2021.08.24

为搭建多资源联动的“产学研医”交流平台,推动临床研究合作机制创新,8月24日,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在坪山产学研基地举办专题学术交流会。会议聚焦政策、技术、平台、人才和科研成果转化,深入探讨...

湾豆说.png

为搭建多资源联动的“产学研医”交流平台,推动临床研究合作机制创新,8月24日,深圳湾实验室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在坪山产学研基地举办专题学术交流会。会议聚焦政策、技术、平台、人才和科研成果转化,深入探讨生物医药的创新之道,深化“产学研医”合作,共同助力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1.png

大会主席,深圳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深圳市委会主委王大平指出,参会的各家单位就像指头与拳头的关系,通过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更快更好地解决科研难题,推动生物医药技术进步。坪山中心的发展速度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各位科研工作者应该利用国家好的政策,努力钻研,认真工作,突破国际打压,让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先行示范区的一面旗帜。

2.png

深圳湾实验室主任助理张欣豪重点介绍了实验室建设进展、人才引进等情况。张欣豪表示,深圳湾实验室以IT+BT融合及多学科交叉为特色,以重大疾病问题与学科技术互为经纬,布局研究方向和研究机构,着眼生命健康领域世界前沿科技,打造高精尖技术支持平台,服务国家、地方战略需求,解决“卡脖子”难题。

3.png

坪山中心执行主任李子刚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坪山中心的发展历程、建设规划、目标任务、技术团队等情况。李子刚表示,坪山中心立足深圳、依托大湾区、放眼国际,聚焦生命健康,努力打造技术、人才、资金的聚集极。

4.png

在学术报告环节,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南方科技大学及坪山中心等单位的多位科研工作者围绕临床治疗、创新药物、生物技术等主题做了精彩报告。学术报告专业性强,针对行业领域前沿问题、“卡脖子”关键技术提出了诸多创新思路,引发现场热烈讨论。

5.png

上图依次为段莉、尹丰、张华威、陈杰安、梁宇杰、叶宇鑫、王蕊、蒋晨然博士

6.png

参会代表们参观坪山中心实验平台

坪山中心致力于建立世界先进的技术转化服务平台,以生物医药与健康的创新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主动为研发机构、医院和企业筑起沟通桥梁,探索“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开展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研究,打通临床资源通道,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7.png


文章来源 | 坪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