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深圳湾实验室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以下简称脑所)共同举办了主题为“汇聚科研智慧,共话创新发展”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实验室及脑所科研人员、学生共1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会议旨在探讨前沿领域问题,加深双方了解,促进科研人员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合作。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生命健康学院院长王玉田教授,脑所所长王立平研究员,脑所徐富强研究员等,深圳湾实验室各相关课题组负责人、科研部副部长曹阳博士等参加会议。
曹阳从建设背景、建设规划、科研进展等方面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深圳湾实验室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以重大疾病问题与前沿学科技术互为经纬,充分促进学科交叉优势,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努力聚集生命科学优势力量,共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

王立平介绍了脑所的基本情况,以及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的建设历程和共享技术体系平台,分享了以C³+T³理念促进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生态的形成,并提出希望在脑科学领域中形成以问题导向为模式的合作形式。

随后,双方多位PI分别对课题组研究课题进行了报告与交流。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生命健康学院叶克强教授围绕阿尔兹海默症的基本情况与早期的治疗和诊断进行了介绍,分享了脑老化过程中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致病因素。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张勃介绍了突触形成和突触结构功能维持的分子基础,包括星形胶质细胞维持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基础等。脑所研究员屠洁围绕慢性应激导致的焦虑神经环路机制研究主题进行了报告。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周雷分享了HCN通道的神经生理学功能和光化学修饰机制研究。脑所研究员朱英杰介绍了快感进食的神经机制。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郭腾飞报告了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脑所研究员路中华介绍了孤独症动物模型和基因研究治疗情况。深圳湾实验室转化高级研究员陈志成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病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脑所副研究员徐放分享了从老鼠到猴子的高通量全脑图谱研究。

本次学术研讨会涵盖神经科学领域内的众多重要的科学问题,紧扣前沿,内容丰富,借助此次机会,双方就建立可持续长效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双方在脑科学和脑健康领域的联合研究奠定基础。
撰稿 | 吴雨伦 葛梦漪
编辑 | 白 白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