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讲座回顾 | 第八期分子生理所冯德培讲座顺利举办
综合新闻/2021.08.04

2021年8月3日,第八期分子生理所冯德培讲座顺利举办。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毓龙以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鲁伯埙做主题报告分享,报告由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闫致强主持,活动吸引了实验室...

湾豆说.png

2021年8月3日,第八期分子生理所冯德培讲座顺利举办。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毓龙以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鲁伯埙做主题报告分享,报告由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闫致强主持,活动吸引了实验室内外众多研究学者参加,反响热烈。



讲座开始,李毓龙教授作了题为“Spying on endocannabinoid dynamics with new genetically encoded fluorescent sensors”的主题报告,利用新型遗传编码的荧光探针,高时空分辨率地检测内源大麻素的释放。

微信图片_20210810094932.jpg

内源性大麻素 (endocannabinoids, eCBs),主要是 2-AG 和 AEA,是逆行性神经调质,在广泛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eCBs 的释放和体内动力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主要原因是缺乏能够以足够的时空分辨率检测 eCBs 的合适探针。在本次报告中,李毓龙教授介绍一种基于基因编码的 GPCR 激活探针——GRABeCB2.0。使用 GRABeCB2.0,研究人员检测了培养的神经元和急性脑切片中eCB的动力学变化。此外,通过在小鼠大脑中表达 GRABeCB2.0,研究人员分别在基底外侧杏仁核和海马中观察到足部电击引发和跑步触发的 eCB 瞬变。在小鼠癫痫模型中使用 GRABeCB2.0 观察到 eCB 释放的传播波。最后,李毓龙教授还介绍了专用于 2-AG 和 AEA 的 GRAB 探针,以及其他重要神经化学物质(如单胺、嘌呤和神经肽)的探针。通过李教授的介绍,我们看到 GRAB 探针提供了多功能分子的检测,可以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监视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动态。

随后,鲁伯埙教授做了题为 PolyQ diseases: Progresses and Questions 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着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疾病--亨廷顿病(HD)展开。首先,鲁伯埙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亨廷顿病(HD)的性质以及引起病症的原因,由于这些突变蛋白都含有扩展的 polyQ 区,因此被称为 polyQ 疾病。报告中,鲁伯埙教授介绍了课题组的原创 ATTEC(AuTophagy-TEthering Compounds)技术,通过特定的化合物将变异亨廷顿蛋白(mHTT,Mutant huntingtin protein )和自噬关键蛋白 LC3 黏在一起,进而将致病蛋白包裹进入自噬小体进行降解。此外,鲁教授课题组还将这一技术进一步扩展,发展了非蛋白类生物大分子的靶向降解——降脂化合物技术(LD-ATTEC),为脂滴研究或脂滴相关疾病的干预提供了重要工具。最后,鲁教授介绍了课题组没有发表的工作——eCAGr RNA聚集导致细胞整体翻译变慢。鲁教授的工作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和实际的可能。

微信图片_20210810094851.jpg

报告结束后,大家纷纷提出相应科学问题深入讨论,李毓龙教授和鲁伯埙教授针对探讨问题一一给出回答,讲座在浓郁的探讨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微信图片_20210810094843.jpg

供稿|赵天军

嘉宾简介

李毓龙.png

李毓龙

200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于杜克大学,2012年结束斯坦福的博士后研究加入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脑学者。曾获首届“峰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张香桐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科学探索奖等奖项。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Cell、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和Nature Methods上,入选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鲁伯埙.png

鲁伯埙

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国家杰青、牛顿高级学者、教育部青年科学奖、科学探索奖、谈家桢创新奖等。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其后在国际药企Novartis任总裁博士后。2012年底全职回国在复旦大学开展独立工作,致力于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致病机理和干预策略研究。近年来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于Nature等期刊,部分成果被领域同行于Nature等期刊10次撰写专文进行评述推荐。2019年作为最终通讯作者发表的Nature论文入选了Nature期刊评选的2019年度十大杰出论文(10 Remarkable Papers from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