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春日,生机四溢,3月19日下午,深圳湾实验室“红树林论坛”首期开讲,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中心主任程和平教授和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教授伉俪做主题演讲。实验室领导吴云东、胡晓军及来自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界代表等百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形式参会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云东主持论坛,他表示,两位教授不仅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多年来也始终将家国情怀与学者风范融于教学科研工作中,令人钦佩。同时,他对两位教授在实验室初创期给予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程和平教授作为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为实验室规划布局出谋划策,肖瑞平教授也在实验室发展过程中予以大量悉心指导。吴云东院士特别指出,两位教授是知名的学术伉俪,希望他们的分享能给年轻的科研工作们带来更多科研、生活中思想碰撞的“火花”。

程和平院士作题为“Signaling by Mitochondrial Flash”的报告。他从生命的本质谈起,提出“生命=能量x信息x结构”的公式,强调了线粒体在细胞生物学中的中心地位。线粒体炫是其课题组于2008年首次报道的单个线粒体的量子化信号,它含有线粒体活性氧激增、基质瞬时碱化、膜电位瞬时下降等多重变化,是一种时程为10s量级的、新形式的线粒体动态活性事件。线粒体炫广泛存在于多个物种及多种细胞,只要有功能性线粒体就存在线粒体炫信号。随后他深入分析了线粒体炫的触发机制、调控机制以及在小鼠、斑马鱼等各种模式动物中观察到的现象。最后,程教授提出线粒体炫在代谢与代谢疾病、ATP调控、突触可塑性和衰老研究中的意义,期待以线粒体炫为靶点,发展有效的策略,调控、干预相关的生理病理过程。

肖瑞平教授作题为“MG53基础及转化研究”的报告。肖教授首先展示了一组数据,指出代谢综合征已成为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两倍,2型糖尿病发生率增加五倍。MG53(又称为TRIM72),是一种主要分布于骨骼肌和心肌的TRIM家族成员,它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肖瑞平教授课题组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MG53既可以在细胞外作为肌细胞因子又可以在细胞内作为E3泛素化连接酶,协同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用MG53中和抗体提高全身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为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提供了免疫治疗的新思路。

在交流提问环节,在场的青年科学家们对两位教授的报告发表见解与提出问题,两位教授一一进行了细致的回应。讲座在热烈、轻松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深圳湾实验室“红树林论坛”将以搭建高起点、多领域的学术与产业交流平台为目标,广邀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家,以讲座、沙龙、座谈等不同形式开展,并向广大科研人员和社会开放,以期实现高水平的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中心主任
迄今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10多篇刊于Science、Nature和Cell。主要学术贡献为:(1)细胞钙信号的研究:发现“钙火花”(Calcium Spark),其原始论文曾被誉为100多年来十篇最杰出的心肌研究论文之一,被写入生理学、医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等众多国际通用教科书。(2)线粒体活性氧的研究:发现线粒体“超氧炫”(Superoxide Flash)现象,阐明其在能量代谢、学习记忆及衰老生物学中发挥信号功能,如维持心肌细胞ATP的稳态水平、调控海马神经元突触增强从短时程向长时程转化等。(3)主持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超高时空分辨微型化双光子在体显微成像系统”,发明让小鼠“带着跑”的2.2g微型双光子显微镜,实现了在自然行为条件下监测神经元集群的活动,开启脑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肖瑞平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
迄今发表论文140余篇,引用超过9000次。肖瑞平教授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AR)亚型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取得重要发现,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她近期的研究表明,MG53作为E3连接酶介导的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泛素依赖性降解是全身胰岛素抵抗发展的关键机制,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并发症。
撰稿 | 葛梦漪
编辑 | 白 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