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 深圳湾实验室成立两周年主任寄语
综合新闻/2021.01.06

时替又逢新岁月,百年交汇踏新程深圳湾实验室成立两周年主任寄语新年的钟声已敲响,历史又开始书写新的篇章,2021年的奋斗之路已正式拉开序幕。回首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

时替又逢新岁月,百年交汇踏新程

深圳湾实验室成立两周年主任寄语

新年的钟声已敲响,历史又开始书写新的篇章,2021年的奋斗之路已正式拉开序幕。回首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十三五”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激动的瞬间,定格成永恒的记忆;奋斗的画笔,挥洒出梦想的华彩。今天是深圳湾实验室成立两周年的日子,回望走过的路,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态势喜人,已搭建整体架构,基本实现学科技术多方位交叉覆盖,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支持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支撑全国生物医药产业与临床医学发展“满弓发力”。2020年10月,中共深圳湾实验室委员会正式成立,打造“党建+科研”新品牌,以党风引领科研作风,大力推动实验室建设发展再上新台阶。

两年来,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坚持以积极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对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系统布局,依托国内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团队带任务,以任务创学科,加快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围绕重大疾病、学科技术、产业转化三方面成立了15个跨学科交叉协作的直属研究所/中心,组建了70余支科研团队,全职引进了多位来自哈佛、斯坦福、芝加哥大学、斯克利普斯等顶尖学府及科研机构,在行业内具有一流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标志着在优秀人才引进和创新人才平台建设方面迈上新台阶。

两年来,实验室以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为引领,以肿瘤、心血管、神经退行性、传染性等重大疾病为核心,开展生命信息、创新药物、医学成像等领域前沿研究,采取自由探索,联合攻关,和合作共赢相结合的整体策略,积极推进科学研究工作。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发挥创造能动性;积极组织科研团队协同解决战略性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充分联合生物医学领域优势力量,着力提升实验室基础创新能力,对开放基金项目择优立项资助。截至目前,已获得国家、省级重大和重点项目10余项,完成首批内部4个重大项目立项,支持十余家单位共31项开放基金项目。2020年,实验室与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优化核酸测序方法,并推进临床试验。研发的广谱抗冠状病毒候选新药——ACE2-Ig蛋白,对新冠病毒原始流行株和变异毒株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现正加快动物体内药效学研究,努力开发为应对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毒株的有效药物。此外,在模拟蛋白受体、肺纤维化问题、跨物种传播风险、筛选抗新冠病毒化学药和中药等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至今已发表论文160余篇,申请专利33项。实验室积极参与并组织大型学术活动百余场,已连续两年承办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交流会暨科普报告会。2020年报告会线上观看直播点击率超20万,旨在为更多生命科学爱好者做科普分享。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但追梦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在向着光明大道前进的路上,有阳光也有风雨,有通途也有险阻,我们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深圳湾实验室将继续做好体制机制创新,对标国际一流,为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变革作出更大贡献,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新高地。成长如登山,冲顶越难,就越能收获美景。感谢一直以来,对深圳湾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各级部门、各界同仁、各位朋友,感谢大家在“科学的春天里”给予深圳湾实验室追梦的力量。2021年,深圳湾实验室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嘱托,通过不懈奋斗,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于平凡中创造不平凡,于奋斗中铸就健康中国梦!

詹启敏    
2021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