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人工智能如何回答生物医药之问 | SMART Symposium回顾
综合新闻/2024.11.04

2024年10月27日-29日,由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智能生物与医药研讨会”在深圳光明举行。此次盛会邀请了全球范围内32位顶尖专家学者莅临现场交流,并作特邀报告,与200余位科研人员分享了在人工智...

2024年10月27日-29日,由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智能生物与医药研讨会”在深圳光明举行。此次盛会邀请了全球范围内32位顶尖专家学者莅临现场交流,并作特邀报告,与200余位科研人员分享了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计算基因组学、结构与动力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及药物设计等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深刻洞见。

本次会议由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的高加力资深研究员、周耀旗资深研究员以及彭琴特聘研究员共同担任组委会成员。组委会精心策划与组织,为参会者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在全体参会者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本次研讨会于10月29日圆满闭幕。会议不仅促进了国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还激发了相关领域内的新思路与创新灵感。会后,与会者反映,通过深入交流与探讨,他们获得了许多启发性的见解,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会议也将在未来表现出积极且持久影响力。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Kendall N. Houk教授深入探索了AlphaFold 2蛋白质折叠预测技术的运用,并结合量子力学(QM)与分子动力学(MD)研究机制及配体结合,旨在揭示新型酶催化反应的奥秘。

耶鲁大学斯特林化学教授、计算化学领域的领军人物William L. Jorgensen,同时也是溶液中有机和酶促反应、分子识别和蛋白质-配体结合方面的权威,展示了他在虚拟筛选、药代动力学(ADME)性质预测以及自由能扰动(FEP)指导的先导化合物优化方面的最新进展。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Teresa Head-Gordon教授在全球理论、物理和计算化学领域享有盛誉。她分享了基于物理的系统性机器学习工作流程,该流程旨在创建和评估药物分子的效力。此外,她还介绍了机器学习算法iMiner和Llama3.1大型语言模型在筛选目标化合物方面的崭新应用。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讲席教授、深圳湾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吴云东教授主要介绍了基于环状肽和蛋白质-肽相互作用的药物设计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上海科技大学赵素文教授则通过酶功能预测,成功发现了噬菌体中存在的新型DNA修饰。

格里菲斯大学的Mark von Itzstein教授长期从事具有临床意义的病毒的糖相互作用组(glycointeractome)研究。在报告中,他介绍了跨学科方法用于表征病毒对碳水化合物的识别机制,并推动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呼吸道病毒与药物发现领域的发展。

Bellvitge生物医学研究所(IDIBELL)Maria Carolina Florian教授专注于研究体干细胞衰老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以支持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旨在随时间推移保持干细胞的再生能力,限制或预防年龄相关疾病的发生,并延长健康寿命和生命期限。她在大会中介绍了关于体细胞和干细胞衰老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的理解。

这些研究不仅展示了各位专家在各自领域的卓越成就,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会议的尾声,组委会周耀旗资深研究员为本次的优秀墙报获得者颁奖并发表了闭幕致辞,为SMART智能生物与医药研讨会画上了完满句号。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一座全球科学家智慧碰撞与学术交融的桥梁,更贡献出了众多富有洞见和前瞻性的学术指引。我们衷心希望,在会议结束后,这些学术交流的火花能够持续燃烧,激发出更多深远的学术影响。

智能会议合影1.jpg

大会合影


文章来源 | SMART国际交流中心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