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豆说
2024年12月23日-27日,由深圳湾实验室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中心生物影像平台主办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讲习班圆满结束。本次讲习班邀请了14位国内外显微成像领域的科学家及资深技术专家担任讲师,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澳门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金凤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浙江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全国20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参加学习。

2024年12月27日,为期一周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前沿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讲习班圆满落下帷幕。14位显微成像专家与20多家单位30余名学员共同碰撞出了大湾区光学显微成像的技术光华,内容覆盖了显微镜基础、明场成像、共聚焦成像、双光子成像、SIM、STROM、STED、MINFLUX、光片、荧光探针、光镊、原子力、多重免疫荧光、受激拉曼成像、样本制备等多个专业领域。
北京大学席鹏教授、南开大学潘雷霆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郑炜研究员、深圳湾实验室尹延东研究员分享了他们在“共聚焦与双光子成像、结构光照明与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马炯教授、深圳大学屈军乐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程副研究员、深圳湾实验室孙正龙高级工程师分别介绍了“荧光时空调制超分辨、显微镜基础、明场成像与荧光成像”等前沿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爱辉教授、中山大学麦鸿成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费鹏教授、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王璞教授就“非线性光学显微镜、MINFLUX技术应用、组织光透明及光片显微成像”等技术进行了专题阐述。
浙江大学雷海教授、中山大学马杰教授、四川大学赵成建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郜鹏教授、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李辉研究员、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储军研究员深入讲解了“荧光相关光谱成像、超分辨&高通量三维成像、原子力与光镊、光学探针与多标染色成像”等技术与前沿应用。
讲习班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澳门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金凤实验室、广州实验室、浙江中医药大学、遵义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博士后、工程师与专职科研人员等。
讲习班还组织了36场专题技术操作培训,包括点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双光子技术、结构光照明超高分辨技术、单分子定位超高分辨技术、光片显微镜、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光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以及荧光漂白恢复技术等。
讲习班将系统的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员们亲身体验了各种前沿技术、深入理解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促进了学员间的深入交流与互动。
撰稿|林晓冰 黄诗娴
编辑|鲍文旭
责编|远 山
欢迎投稿、建议|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