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科研动态 | 张勃课题组发表综述性文章:细胞粘附分子家族Neuroligins (NLs)在线虫、果蝇及啮齿类动物神经环路中的作用
科研进展/2020.03.05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兴趣爱好丧失、重复刻板行为。全世界范围内自闭症发病率大于1%,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性别方面,患病者男性居多(是女...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兴趣爱好丧失、重复刻板行为。全世界范围内自闭症发病率大于1%,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性别方面,患病者男性居多(是女性患者的2-3倍),同时70%患者伴有癫痫、抑郁等并发症。自闭症预后性差,伴随患者终生的养护、医疗、教育、就业以及养老等各方面的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自闭症的病因尚不明晰,且严重缺乏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方法。因此,自闭症的发病机理和在此基础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自闭症病理存在诸多假说,其中神经突触发育异常假说尤其值得关注。而Neuroligins(NLs,NL1-NL4)是一类细胞粘附分子家族,进化上高度保守,在突触发育和结构功能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NL3和NL4基因突变可直接导致自闭症。

近日,深圳湾实验室经疾病研究所张勃课题组在《细胞与分子生命科学》杂志(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题为Functional mosaic organization of neuroligins in neuronal circuits”的综述论文。该论文系统总结了细胞粘附分子家族Neuroligins (NLs)在线虫、果蝇及啮齿类动物神经环路中的作用。

untitled.png

自闭症神经突触及环路功能调控示意图

在此综述中,作者从NLs对神经环路发育及功能调控角度出发,讨论NLs在线虫、果蝇神经肌肉接头及啮齿类动物小脑皮层、海马CA1及纹状体等脑区神经环路中的作用;尤其是详细讨论NLs如何与其他相关细胞粘附分子协同作用调节神经环路功能。同时,作者针对目前NLs功能在体外细胞培养系统和体内转基因动物实验研究结论不吻合的可能原因进行讨论;最后对NLs基因敲除在不同神经环路调控的功能差异、NLs如何介导通道/受体的招募和稳定、NLs如何实现定位和功能调控特异性以及NLs在胶质细胞中的功能等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该综述的第一作者为张勃课题组的覃丽明博士,其它共同作者包括课题组的郭寺乐、王显坤、韩颖。

张勃课题组简介

深圳湾实验室神经疾病研究所张勃课题组(www.bozhanglab.org)致力于研究自闭症发病的神经突触和环路功能分子机制,利用最前沿的电生理、光/化学遗传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动物行为学等多层面研究手段,并结合相应临床病例,从分子表达、信号传导、突触功能调控、脑组织功能变化和行为学异常等方面深入理解自闭症,寻求自闭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靶点,并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相应的治疗策略。

论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018-020-03478-y


供稿 | 张勃课题组

编辑 | 鲍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