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蒋显/
所/中心

神经疾病研究所

电子邮箱

jiangxian@szbl.ac.cn


研究方向

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Timeline
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招聘信息
代表论文
Timeline
2022 至今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助理教授

2021 至今
深圳湾实验室 神经疾病研究所

特聘研究员

2021
斯坦福大学 霍华德休斯医学院

研究专家

2017-2021
斯坦福大学 霍华德休斯医学院

博士后

2014-2017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

博士后

2009-2014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

博士

2005-2009
北京师范大学

学士

研究领域

课题组运用单细胞RNA测序,遗传学,影像学,电生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动物行为学等多种技术,研究1) 记忆存储的细胞和分子机理, 包括神经元和神经元胶质细胞的作用机制;2)神经元突触形成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研究成果

蒋显博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期间师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东院士,研究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 发现了调控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的关键步骤,并研发了线粒体凋亡的小分子抑制剂,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Mol Cell2016;PNAS2014)。博士后期间在斯坦福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院诺贝尔奖得主Thomas Sudhof教授实验室,通过运用单细胞测序,影像学,动物行为学,神经元体外培养等方法和技术研究记忆存储的细胞和分子机理以及神经元突触形成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发现了小鼠中部前额叶(mPFC)脑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元胶质细胞在恐惧记忆的长时程存储中持续性的基因表达变化 (Nature, 2020); 并通过小通量化合物筛选,发现JNK,PKA和PI3K 信号通路在突触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PNAS2021);此外还阐释了突触附着蛋白Teneurin, Latrophilin等分子介导突触形成的分子机理(Cell2018;Science2019;Nature Communications2020)。

蒋显博士迄今为止在Nature, Cell, Science, Mol Cell, PNAS等国际顶尖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包括一作论文4篇;发明专利1项,并已进行转化。

荣誉奖励
2012 NIBS 优秀研究生奖
2009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三好学生
2008 国家奖学金,京师杯科技竞赛一等奖,一等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三好学生
2007 国家励志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奖学金
2006 一等奖学金,北师大校广播台优秀工作者
2005 湖南省三好学生
媒体报道
招聘信息
代表论文

1.Jiang X, Sando R, and Südhof TC. Multiple signaling pathways are essential for synapse formation induced by synaptic adhesion molecules.Proc Natl Acad Sci U S A.January 19, 2021 118 (3) e2000173118; doi.org/10.1073/pnas.2000173118.

2. Chen MB*,Jiang X*,Quake SR#, and Südhof TC#. Persistent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are associated with remote memory.Nature, 2020, 587:437-442. *these authors contribute equally #co-corresponding author. doi:10.1038/s41586-020-2905-5.

3. Sando R,Jiang X, and Südhof TC. Latrophilin GPCRs direct synapse specificity by coincident binding of FLRTs and teneurins.Science2019, 363(6429). doi:10.1126/science.aav7969

4.Jiang X, Li L, Ying Z, Pan C, Huang S, Li L, Dai M, Yan B, Li M, Jiang H, Chen S, Zhang Z, and Wang X. A Small Molecule That Protects the Integrity of the Electron Transfer Chain Blocks the Mitochondrial Apoptotic Pathway.Mol Cell2016, 63: 229-239. (Cover Story) doi:10.1016/j.molcel.2016.06.016

5.Jiang X, Jiang H, Shen Z, and Wang X. Activation of mitochondrial protease OMA1 by Bax and Bak promotes cytochrome c release during apoptosis.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4, 111(41):14782-7. doi:10.1073/pnas.141725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