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武林/
所/中心

神经疾病研究所

电子邮箱

Lin.wu@szbl.ac.cn


研究方向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

Timeline
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
荣誉奖励
媒体报道
招聘信息
代表论文
Timeline
2021 至今
深圳湾实验室

特聘研究员

2015-2021
纽约基因组中心, Rahul Satija Lab

联合培养博士后

2013-2021
纽约大学医学院/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Dan Littman Lab

博士后

2007-2012
香港科技大学, Mingjie Zhang Lab

博士

2004-2006
中山大学

硕士

2000-2004
中山大学

学士

研究领域

1. 免疫细胞如何感受和适应组织微环境。

2. 代谢(微生物代谢、细胞代谢)如何影响免疫功能。

3. 免疫系统如何与中枢神经系统互动。

研究成果

武林博士拥有多领域的研究背景,通过开发和使用多学科交叉手段,在多个研究领域(免疫、代谢和发育等)均做出过重要发现。以第一和共同通讯作者发表过CellScience,以共同作者发表过Nature、Cell、JEM、PNAS等9篇高水平文章。其主导成果被多家专业媒体报道(Faculty Opinion, 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JRNClub, BioArt)。获邀于2019 Keystone国际学术研讨会担任Session Chair做学术报告,于2021 Cell and Experimental Biology国际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

主要科研贡献包括:

武林博士在不同领域内做出了若干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博士后期间主要研究免疫细胞对组织微环境的适应,首创了体内静息T细胞基因敲除技术,大大加快了体内T细胞基因功能的研究;发现首个选择性抑制致病性Th17细胞的基因抑制靶点,解决了自身免疫病和Th17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报道了糖酵解酶GPI在代谢网络中的特殊身份,提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潜力;揭示了代谢补偿元素活性受控于组织微环境,使得不同环境中的细胞具有不同的代谢“灵活性”,并可以对代谢酶活性的操纵产生迥异的反应。后续针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将会发现更多组织特异性调节免疫功能的方法,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博士求学期间揭示了内耳耳毛细胞发育中USH1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解释了部分USH基因突变致聋的分子机理,提供了tip link抵抗声波冲击的分子模型。

未来,武林博士将依托深圳湾实验室优良的科研环境和强力的平台支持,在免疫学领域内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代谢、神经、微生物、基因组)对几个重要的前沿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

荣誉奖励
2021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for Excellent Young Scientists Fund Program (Overseas) (China)
2021 Oversea High-Caliber Personnel Award, Level B, ShenZhen
202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中心Training Grant Award: Molecular Oncology and Immunology Training Grant
2014-2017 美国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Award
2011 香港青年科学家奖
2010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生成就奖
2005 中山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2000-2004 中山大学凯斯奖学金
媒体报道
代表论文

1. Wu L#, Hollinshead KER, Hao Y, Au C, Kroehling L, Ng C, Lin WY, Li D, Silva HM, Shin J, Lafaille JJ, Possemato R, Pacold ME, Papagiannakopoulos TY, Kimmelman AC, Satija R, Littman DR#. Niche-selective inhibition of pathogenic Th17 cells by targeting metabolic redundancy.Cell.2020. 182: 641-654.(# Corresponding author).
   Faculty opinion推荐;
   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 highlight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专文评述
   JRNClub邀请视频介绍
   BioArt邀请一作详解

2. Wu L*, Pan L*, Zhang C, Zhang M. Large protein assemblies formed by multi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cadherin23 and harmonin suggest a stable anchorage structure at the tip link of stereocilia.JBC. 2012. 287: 33460-33471(* equal contribution)

3. Wu L*, Pan L*, Wei Z, Zhang M. Structure of MyTH4-FERM domains in myosin VIIa tail bound to cargo.Science. 2011. 331:757-760(* equal contribution)
   获得三人次faculty opinion推荐

4. Lee JY, Hall JA, Kroehling L,Wu L, Najar T, Nguyen HH, Lin WY, Yeung ST, Silver HM, Li D, Hine A, Loke P, Hudesman D, Martin JC, Kenigsberg E, Merad M, Khanna KM, Littman DR. Serum amyloid A proteins induce pathogenic Th17 cells and promote inflammatory disease.Cell, 2020. 180: 79-91.

5. Hang S, Paik D, Devlin AS, Jamma T, Lu J, Ha S, Nelson BN, Kelly SP,Wu L, Zheng Y, Rastinejad F, Krout MR, Fischbach MA, Littman DR, Huh JR. Bile acid metabolites control Th17 and Treg cell differentiation.Nature, 2019. 576, 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