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喜报|深圳湾实验室钟国才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综合新闻/2021.05.02

4月29日,2021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顺利召开。深圳湾实验室化学生物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钟国才博士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并作为代表出席表彰大会。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是广东省总...

湾豆说.png

4月29日,2021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顺利召开。深圳湾实验室化学生物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钟国才博士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并作为代表出席表彰大会。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是广东省总工会授予在广东省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光荣称号,是中国工人阶级最高奖项之一。省工会将这份荣誉授予实验室钟国才博士这名一线科研工作者,是党和政府对抗击新冠疫情全体科研人员的充分肯定与褒奖,也是实验室初期建设成果的良好体现。

2020年1月下旬,钟国才在课题组病毒学研究团队、相关仪器设备、试剂、专项经费各方面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大年初一返岗工作,迅速组织团队全员提前返回实验室并全面调整研究方向加入新冠研究,组织仪器、科研试剂的应急采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冠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与广谱抗冠状病毒新药研究。在新冠疫情防控方向做出如下多项贡献。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钟国才,了解钟国才获得荣誉背后的历程与感悟。


钟国才.jpg


钟国才博士是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一直从事新冠等多种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研究,同时在全力开发一种广谱抗冠状病毒新药候选分子。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深圳湾实验室迅速响应号召,贯彻习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疫情防控作为科研攻关的重要方向,紧急启动了新冠应急防治专项,在新冠病毒抗体、应急药物与新药研究、病毒感染机制及免疫学特征等方面展开科研攻关并取得了诸多成绩。

作为深圳湾实验室具有代表性的新冠攻关研究团队之一,钟国才课题组成员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始终坚持不懈,在新冠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研究和广谱抗冠状病毒新药开发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科学防疫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手的科学依据,同时为抗击新冠、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提供了少有的潜在解决方案之一。


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来自中国医学生誓言)

“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本-硕-博连读8年制专业,2003年第一次踏入实验室,之后从事生物医学研究至今已18年,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带来对特定疾病如重大传染病更深入的认识,开发全新的疾病预防或治疗性药物,希望自己的研究最终可以惠及国人、惠及世界”——钟国才。

钟国才自大学以来一直在重大病毒传染病研究团队学习和工作,2007年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抗艾滋病毒多肽和小分子药物筛选平台设计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并衍生出两项中国发明专利;2012年在中国顶尖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李文辉课题组,作为主要贡献人之一参与完成了华人在乙肝病毒研究领域世界公认的里程碑研究成果——发现了乙肝病毒受体分子NTCP;2013年至2019年,在世界著名生物医学研究机构美国斯克利普斯(Scripps)研究所,从事可控型基因治疗技术研究,旨在提高当前基因治疗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推动基因治疗领域将基因治疗技术应用于常见重大疾病。2019年9月,钟国才博士放弃了美国的工作机会,辞别了感情深厚的导师Michael Farzan教授,怀揣梦想回到祖国,全职加入了筹建阶段的深圳湾实验室,开始组建独立团队进行可控型基因治疗技术研究。

2020年1月,新冠疫情暴发,引发疫情的是一种高致病性、高致死率新型冠状病毒。“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不忘医学生誓言,钟国才博士1月21日即随深圳市科创委有关领导参加新冠疫情协同攻关会议,会后积极参与市新冠疫情联合攻关。2020年春节期间他回国后初次回成都老家看望父母,停留2天后,大年初一就返回深圳到了实验室,一方面继续积极参与市新冠疫情科技攻关小组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统筹、规划,迅速带领课题组克服诸多客观困难,成功实现团队研究方向调整,全面投入新冠应急攻关研究。

“疫情紧急期间,课题组成员放弃节假日,每天和我一起工作到凌晨,虽然看起来很苦,但大家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因为一直支持着我们日夜兼程、不知疲惫与病毒赛跑的,是我们共同的科研价值观——做可能惠及国人、惠及世界的研究”——钟国才。


二、务实求真、守正创新

钟国才博士与课题组成员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始终坚持不懈,与时间和病毒赛跑,一直坚持从科学出发,基于扎实可靠的一手实验证据为科技抗疫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下面列举3个实例:

1.新冠及3种相关冠状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研究,为新冠病毒溯源、及制定科学防疫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疫情初期,钟国才博士与课题组副研究员李玉军博士进入深圳市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亲手进行新冠病毒活病毒的感染与抗病毒新药实验研究。经过连续昼夜奋战,他们于2020年4月初在国际上率先通过实验发现多种家养动物(含牛、骆驼、马、山羊、绵羊、猪、猫、家兔、穿山甲)的ACE2蛋白可以支持包括新冠在内的四种冠状病毒感染,为新冠病毒溯源、和科学防疫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公开发表上述研究结果前,钟国才第一时间上报深圳湾实验室与深圳市科创委,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家养动物的筛查、与新冠感染监控、以及筛查进口肉类等建议。

2. 新冠病毒突变流行株研究,为及时调整防疫策略、及新冠药物开发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2020年底,英国、南非、巴西等地先后出现几种快速传播的新冠变异毒株,钟国才课题组在前期大量实验研究积累的基础上,迅速响应,率先通过实验证实了上述变异毒株可高效使用大、小鼠ACE2作为受体感染细胞,提示相应毒株可能获得了感染大、小鼠的能力;此外实验证实了部分突变可使病毒对美国再生元及礼来公司开发的3种抗体药物耐药。他们的研究结果获得了《深圳特区报》、《晶报》《科技日报》《凤凰卫视》等媒体专题报道,可为国内、外及时调整新冠防疫政策、及药物开发策略提供及时的科学依据。

3.广谱抗冠状病毒候选新药开发,为应对新冠变异提供少有的候选解决方案之一。

钟国才课题组于2020年3月开始开发广谱抗冠状病毒候选新药,希望可以用于应对早期流行的新冠病毒、流行过程中出现的新冠变异毒株、以及未来可能进入人群引发流行的其他冠状病毒。目前已经筛选获得可以在体外高效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新药候选分子——ACE2-Ig重组蛋白,于2020年7月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通过长期跟踪新冠病毒变异株,他们进一步在体外实验证实该蛋白对于先后在荷兰、丹麦、英国、南非、巴西等地出现的变异毒株假病毒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通过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赵金存教授课题组合作,在新冠病毒感染小鼠模型上确认了该蛋白的体内药效。目前钟国才课题组与合作团队正全力以赴,争取该蛋白可以研发进入临床研究,为应对新冠变异提供潜在的解决方案。

 “尽管国内在新冠疫情斗争中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目前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开展新冠相关研究,全力以赴助力科技抗疫。我也希望借《中国医学生誓言》,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物医学科研工作者共勉,愿我们一道‘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希望我们可以早日战胜新冠、世界可以早日回归正轨,引用习总书记的新年致辞,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钟国才


撰稿 | 王吉琴 钟国才

编辑 | 白 白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