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深圳湾实验室//
可伸缩导航栏
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光侨路高科创新中心
电话:+86-755-86967710
邮箱:webmaster@szbl.ac.cn
讲座回顾|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学术讲座(熊晓犁研究员)
综合新闻/2025.07.22

正黏病毒家族的组装与复制机制多样且精妙,其研究对理解病毒致病性及开发广谱抗病毒策略至关重要。——熊晓犁研究员7月1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熊晓犁研究员应邀到访深圳湾实验室,带来题为“正黏病毒组装与复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吴超主持,深圳医学科学院及系物所多位研究人员现场参会并与熊晓犁研究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正黏病毒...

正黏病毒家族的组装与复制机制多样且精妙,其研究对理解病毒致病性及开发广谱抗病毒策略至关重要。——熊晓犁研究员

7月1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熊晓犁研究员应邀到访深圳湾实验室,带来题为“正黏病毒组装与复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吴超主持,深圳医学科学院及系物所多位研究人员现场参会并与熊晓犁研究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涵盖一系列具有高度公共卫生意义的病毒,最具代表性的是流感病毒属,而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索戈托病毒属(Thogotovirus)也隶属于该科,具有通过蜱传播、感染多宿主的独特生态特征。熊晓犁研究员团队从结构生物学视角展示了团队近年来在流感病毒装配与索戈托病毒复制机制研究方面的多项研究进展。

熊晓犁研究员团队首次解析了流感病毒全长M1蛋白的结构,阐明了其在病毒粒子形成、出芽释放以及感染细胞后的入侵与脱壳过程中的功能机制。M1蛋白作为病毒结构稳定与生命周期调控的核心因子,其结构信息为理解病毒粒子生成并介导病毒完成细胞入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对索戈托病毒聚合酶的研究中,熊晓犁研究员团队发现该病毒具有显著区别于流感病毒的RNA合成机制。传统观点认为,正黏病毒需依赖抢夺宿主mRNA的“帽子”结构(cap-snatching)以启动病毒mRNA的转录,但索戈托病毒的聚合酶却展示出不同的行为:显示其mRNA合成不需依赖“帽结构掠夺”机制。此外结构研究还发现,索戈托病毒聚合酶不需宿主因子ANP32介导便可形成一种不对称的“转录-接收二聚体”,其聚合酶的RNA复制活性依赖于该二聚体结构。以上特征与流感病毒显著不同,流感病毒聚合酶“转录-接收二聚体”的形成必须宿主ANP32蛋白介导,因此流感RNA复制活性强烈依赖宿主ANP32蛋白,所以聚合酶与宿主ANP32蛋白适配是流感病毒是否介导跨种传播重要的分子决定因素。由于索戈托病毒聚合酶不需宿主因子介导便可形成“转录-接收二聚体”,其聚合酶活性对宿主因子的依赖性显著降低,从而可解释其更广泛的感染谱。

熊晓犁研究员强调,正黏病毒科不同属成员在RNA合成机制和宿主因子利用策略上存在显著的多样性。流感病毒高度依赖宿主ANP32蛋白,而索戈托病毒则通过形成特殊的聚合酶二聚体实现了对宿主ANP32蛋白的弱依赖性。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正黏病毒RNA合成机制复杂性的理解,也为解释索戈托病毒为何具有广泛的宿主感染范围提供了关键线索,对开发针对不同正黏病毒或具有广谱潜力的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报告人简介:


熊晓犁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课题组长。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和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在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国家医学研究所、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研究。目前,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专注于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和分枝杆菌等重要呼吸道病原体的研究。熊晓犁研究员是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并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冠专项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

供稿 | 系物所

编辑 | 鲍 鲍

责编 | 远 山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