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科研动态|深圳湾实验室医药所马岚课题组刊文综述纳米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转化

2021.12.30

湾豆说.png

近日,深圳湾实验室医药健康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召集人、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岚教授在药物递送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上发表题为Current understandings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nanomedicines for breast cancer therapy的综述文章。文章系统总结了纳米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以及临床转化,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1.png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占女性每年新发癌症总数的近1/4。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占全球女性乳腺癌患者的17.6%,且近30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由于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精准治疗对于提升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指出,纳米药物在乳腺癌的精准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纳米药物已在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众多喜人的结果,但其临床转化应用却不尽如人意。

本文围绕已进行临床评估的7大类11小类纳米药物载体,概述其载药特性及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全面介绍了基于这些纳米药物载体开发的已进入乳腺癌临床试验或已被批准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的近40种纳米药物的临床试验信息,分析部分药物未能达到临床试验目标的原因。

2.png

图为已进入乳腺癌临床试验或被批准用于乳腺癌临床治疗的纳米药物

该工作对乳腺癌治疗相关的4种给药方式各自优点及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指出借助纳米药物载体可有效克服各给药方式的缺陷,提升治疗效果。针对临床相关性最高的静脉给药方式,本文详细论述了纳米药物在血液循环、肿瘤组织穿透、癌细胞吞噬及癌细胞内药物释放全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

3.png

图为不同给药途径优缺点及克服缺陷的办法

本文全面总结了目前已知的可用于乳腺癌靶向药物递送的20余个靶点在乳腺癌中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对应的靶向分子及相关靶向纳米药物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备受争议的纳米药物被动靶向基础理论EPR效应,本文列举近年来报道的乳腺癌治疗中的支持性证据,同时,整理了近期在乳腺癌研究中涌现出的与EPR效应相悖的新理论。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对比分析了被动靶向与主动靶向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及其对临床转化的影响。

针对目前纳米药物临床转化情况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文章强调需加深对纳米药物与细胞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利用类器官等新体外模型及建立临床相关性更高的动物模型来更好地研究纳米药物与不同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及评估其对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同时,呼吁建立纳米药物研究数据标准化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分析预测新纳米药物与各组织器官间相互作用及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抑癌效果等特性,以提升纳米药物的临床转化效率。另外,本文倡议大力发展乳腺癌纳米疫苗及多种给药途径的乳腺癌纳米药物,进一步拓宽乳腺癌纳米药物研究的维度。

马岚教授为本综述通讯作者。马岚课题组助理研究员姜轶珂博士为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包括课题组博士生姜子义、王明哲。本论文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圳湾实验室、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


原文信息:

Current understandings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nanomedicines for breast cancer therapy



供稿 | 医药健康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编辑 | 鲍 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