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新华社 | 科学“新磁极”,初现深圳湾

2023.06.08

“深圳湾实验室非常年轻,但是发展非常迅速和蓬勃。”担任深圳湾实验室主任的知名生物学家颜宁这样介绍她的新阵地。这所成立仅4年的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从病理探寻到药物研发皆有斩获,从人才汇聚到业态合作势头正锐,深圳湾畔初现生命科学“新磁极”。

大楼.png


瞄准生命健康重大科学难题

肿瘤治疗,是深圳湾实验室主攻方向之一。比如,高发恶性肿瘤食管癌主要类型之一的食管鳞癌,分子分型不明确就难以实现有效治疗。深圳湾实验室科研人员不久前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的子刊《癌细胞》发表论文,证实了食管鳞癌存在4个分子亚型,这一发现对癌症靶向筛选和精准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4年来,深圳湾实验室坚持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为特色的建设方向。在神经科学领域,血浆游离DNA甲基化技术开展阿尔兹海默症早期筛查,有望提前10年形成阿尔兹海默症血液检测新标准;穿戴移动式脑部PET显像设备近期将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安装应用……

目前,深圳湾实验室申请专利199件(已授权24件),初步建成涵盖新药自研发至产品注册的全药品研发周期链式功能平台,肿瘤、传染病等领域1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取得进展。


优质科研环境磁吸全球人才

“当前国内有大量生物医药基础研究成果,如果加大转化力度,国产原创药就有巨大发展空间。”深圳湾实验室及其所坐落的光明科学城具备的优质科研资源是吸引新药研发专家沈卫军从美国回国,全职加入深圳湾实验室担任转化医学中心主任的重要原因。

稳定的支持、宽松的环境,让沈卫军以及转化医学中心的各个科研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很大程度上可以自由支配经费,在采购先进设备和招聘顶尖人才方面有很高的灵活度和自主性,大大加速了科研进度。”沈卫军说。

回国一年多来,沈卫军从全球招揽14名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项目负责人。如今,转化医学中心有全职科研员90余名,具备全流程全链条的新药研发能力。

“一定要让科学家能心无旁骛地研究。”深圳湾实验室党委书记胡晓军表示,深圳湾实验室将持续稳定地支持基础研究,以科学家为中心来部署实验室建设。

4年来,深圳湾实验室“以才引才”,目前拥有高层次人才近200人,聚集100多支高水平科研团队,在系统生物学、计算化学、药物开发等领域形成人才聚集高地。


“朋友圈”日益扩大,生态圈逐步繁荣

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已与一批医疗机构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布局研发项目60多个,16项科研成果转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研究创新生态的关键支撑力量。

随着“朋友圈”日益扩大,深圳湾实验室着眼于推动科技创新上游、中游、下游协同集成,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有机衔接,形成全生命周期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让鹏城更多创新力量分享实验室的成果与平台。

在高精尖平台方面,深圳湾实验室已建设多组学质谱平台、测序平台、生物影像平台、生化分析平台等平台,填补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产业链技术平台的空白。

此外,深圳湾实验室还建起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要求一般大型仪器对外开放共享的机时不少于总运行机时的10%。深圳湾实验室平台部负责人郑波表示,如此,创新型中小企业既可节省大型科研仪器购置、运维及更新换代的成本和时间,又能借助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加速研发过程。




文章来源 | 新华社

编辑 | 鲍 啦

欢迎投稿、建议 | media@szbl.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