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长期堆积和发酵上的,熬的时间越长,积累越多、成就也会越大,最好的工作还在后头!”周耀旗说。...
“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长期堆积和发酵上的,熬的时间越长,积累越多、成就也会越大,最好的工作还在后头!”周耀旗说。...
在科研的“第二个春天”,申雪桐内心的想法是“肯定不能守成,要为中国在世界上开创一些较大的生命科学新领域”。他希望把核肌动蛋白参与各种过程的分子机制搞清楚。“比如核肌动蛋白怎样帮助基因转录,怎样去帮助修复DNA损伤等,肌动蛋白密码更是要系统地破译,这些都是全新的生物学”,他说。...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项成果对小孩子学习特别重要。如果你不停地学习,甚至牺牲睡眠来学习,那是不行的,因为大脑神经元不会有新突触形成,你根本记不住。”睡,是为了更好地学,不是浪费时间,甘文标如是说。...
目前,深圳湾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已向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药检院、中大七院、深圳有为技术集团、百葵锐(深圳)生物科技等近20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仪器开放共享服务。...
今年9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2年集中申报项目评审结果,深圳湾实验室获批项目25项,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1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3项,获批直接经费超1000万元,获批率26.6%,立项数量和金额较前两年均实现快速增长。...
孟凡利来到深圳湾实验室,与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科研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交谈交流,详细了解实验室建设、运转和保障情况...
近日,由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中国人事报刊社主办、中国人才杂志社编辑的“大国人才”公众号发表专题文章,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与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其中重点介绍了深圳湾实验室“四链协同融合”的创新人才工作格局,原文如下:...
“每次看到家中昙花盛开,周耀旗会想到自己的科研生活:长时间寂静,一霎那绽放。这些年里,他找到了一种打理自己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写进博客。他乐于将个人的故事与公众分享,如同他总会接纳外界的声音。”...
不同的RNA修饰在人体中扮演不同的作用。吴炜祥和他的团队研究的就是RNA修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为由RNA修饰缺陷引起的疾病研发治疗方法。...
今天,让我们走近深圳湾实验室其中的两个科研团队,了解光明区的科学家们勇闯原始创新“无人区”背后的故事...
短短三年时间90余支高端团队,超百名稀缺人才,为何齐聚深圳湾实验室?抱团掘金科创“无人区”,在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之间搭建桥梁,助力新药研发走出“死亡谷”,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