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才》杂志刊发了深圳湾实验室党委书记胡晓军署名文章,介绍了实验室以科学家为中心,着力构建青年科研人才引育新生态,建立“科研无忧”人才保障机制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举措。全文转载如下:
省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困与破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聚焦》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进行战略布局。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重大原始创新、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在科技创新、产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也明确要“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
近几年,各省市纷纷加快构建省实验室体系,面向国家和本省重大战略需求,面向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建设了一批省实验室。这些省实验室,既是创新的引领阵地和源头支撑,也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窗口。
集聚了大量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省实验室,他们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有哪些创新举措?还存在哪些难题又如何破解?
本期《聚焦》,我们共同关注。
——策划:本刊编辑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作为广东省、深圳市建设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圳湾实验室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为目标,着力推动全人才梯队建设,奋力打造成立足深圳、引领湾区、辐射全国、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创新高地。实验室自2019年1月成立至今,已有在职人员(含学生)1600余人,全职人员1000余人,科研团队百余个,科研人员占比超85%,拥有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8人,各类高层次人才近200人。
以“引”为先 增强人才“磁吸力”
实验室以科学家为中心,注重营造自由开放公平公正的学术氛围和惜才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着力构建青年科研人才引育新生态,以特有的高精尖技术支撑平台集群优势,全球范围高标准引进人才,建立“科研无忧”人才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让科研人员实现“拎包入住”,专注科研。现已聚集颜宁、詹启敏、吴云东等数十位战略科学家与领军人才,战略人才力量不断积蓄。
同时,实行“以才引才”“严进严出”策略,在系统生物学、计算化学、化学合成、药物开发、单细胞分析等学科领域形成国内人才聚集地,全职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和具有成功产业转化经验的稀缺人才,全职率88%居全省实验室首位。引进的百余位PI中,以青年人才为特色,其中50多位为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等全球Top100高校或科研机构的80、90后年轻研究人员,平均年龄约31岁,正处于最富创造力的“科研黄金期”,实验室原始创新能力及活力被极大地激发;从事转化研究的领军人才以有成功产业化经验为特色,均有20年以上知名药企工作经历,在各自行业领域有过突出贡献。2023年6月,实验室成为国家级引才引智重要创新载体,人才磁吸效应愈发增强。
此外,在博士后研究人员引进方面,实验室建立了“奋楫博士后”管理机制,面向全球选拔道德品质优良、理论基础扎实、科研作风严谨的优秀博士毕业生,资助其研究工作。实验室于2020年11月获批设立博士后工作站,2021年1月正式启动联合招收博士后,2023年7月获批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资格。截至目前,实验室已招收120余位博士后。其中有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英籍博士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加坡籍博士后等,凸显实验室对海外博士后的吸引力。
以“育”为本 提高人才“开拓力”
实验室不断夯实人才发展基础,积极探索人才考核评估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资深研究员的传帮带作用,以青年学者研究需求为主,重点针对研究发展方向,鼓励资深研究员开展“一对多”指导,为青年学者指向把舵,助力原创科研成果产出。
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鼓励交叉融合,支持创新性研究,实验室建立“深圳湾学者”管理机制,着力推动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分为“深圳湾港湾学者”“深圳湾同舟学者”和“深圳湾启航学者”三个类别。“深圳湾港湾学者”和“深圳湾同舟学者”旨在支持外单位优秀研究人员在深圳湾实验室开展访问研究,促进学科交叉,提升科研水平;“深圳湾启航学者”旨在培养和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强化学术梯队和科研团队建设,鼓励原创大胆的科研探索。目前,同舟学者已有30余人,来自清华、北大、宣武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十余个高校及知名医院,启航学者已有10人,开展PET探测器研发、锥束CT成像、蛋白质生物物理等项目,均取得积极进展。
平台技术人员在使用仪器开展测试
在学生培养方面,实验室以国家战略需求的项目牵引,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紧缺人才,发挥高端人才集聚、优良的硬件设施、重大科研项目、多学科交叉等优势,为培养特色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并以有组织的科研项目为抓手,深化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联动合作,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强化协同创新。同时,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塑造国际化优势,借助毗邻香港的区位特点,联动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西班牙IDIBELL研究所(巴塞罗那大学学位),推动深港融合,国际合作等项目,更好融入大变局当中的新发展格局。目前,实验室累计招收培养学生逾700人,在册学生近400人,分别来自海内外145所高校,与11所高校进行研究生联合培养,与4所高校开展实践实习活动,2019年至今,联培招生135人。
以“用”为重 激发人才“内驱力”
实验室强调科研好奇心是科研学术的初心,也是真正的科研本质,坚持科研“无功利化”的思维理念,注重激发科研人员内驱动力,倡导科研人员获得的科研待遇支持不因“人才帽子”而受到影响。同时,实行不同人才考核序列,建立多维度人才评价体系,主要围绕创新价值、工作能力、科研成果、产业贡献、学术影响等方面,以一年一报告、三年中期评价、五年国际同行评审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客观评价,促使人才潜力得到最大释放,引领人才竞争优势。
基础研究方面,实验室以重大疾病问题与前沿学科技术互为经纬,以科研单元矩阵式设计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并实行自由探索与协同攻关双轮驱动,散点侦察与阵地突破相结合,对生命健康问题开展更全面且更精准的研究。实验室支持自由探索,致力于保护科研人员与众不同的思维和不走寻常路的勇气,鼓励科研人员要敢于探索科学“无人区”,不仅要解决“卡脖子”问题,更要着眼于长远,思考未来风向,做到提前预判,更有针对性地做出原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有组织科研方面,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推动科研任务与自由探索有机结合。面对国家重大需求、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等诸多生命科学问题,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的优势,并注重与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有机协同,推行“吹哨集结”联合攻关模式,打破研究所/中心、课题组之间的壁垒,以问题定任务,以任务组团队,迅速集结科研“先锋队”集中突破。如新冠疫情期间,迅速组织10余个课题组与市相关防控医院开展新冠病毒协同攻关,取得新冠病毒发病机理、新型mRNA疫苗等科研任务突破性进展;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汇聚了神经、肿瘤、生物医学工程等不同领域研究人员,以及临床医生共同破解难题,研发了新型早期筛查技术;分子科学计算软件,由量子力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顶尖人才共同研发,填补了国内自主开发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的空白等。生命科学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充分体现了“大兵团—小分队”的科研攻坚能力。
汇聚人才 打造国际一流的科创高地
建设四年多来,依托深圳湾实验室获批各类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23项,开创了省实验室自主培养国家优青零的突破,并连续三年获国家自然优青项目3项,国家自然海外优青项目16项,省杰青项目2项,另有1人获ACS奖,1人获“屠呦呦奖”,2人获未来科学大奖,3人获科学探索奖,34位学者入选生物医药领域全球前2%科学影响力榜单。
实验室人才成长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大型技术平台共享服务方面,建立了一支高学历(超七成拥有博士学历)、高水平技术研发团队,为粤港澳大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实验机时保障,以及专业数据分析和实验技术方案,形成“双保障”服务,已支持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400余项科研工作。科研进展方面,累计获批国家、省各类纵向项目135项,累计获批经费合同额逾2亿元。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0余篇,申请专利227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6件。当前,实验室已拥有一大批具有良好发展势头的科研项目,有望产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
2022年,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对全球约6000家高校/科研机构综合水平进行评分排名,通过既定计量方法,深圳湾实验室得分是91(论文数量指标)和14.65(贡献度指标),远高于全部高校/科研机构得分平均值,作为单一学科研究机构在国内同类机构中综合排名第7,是广东唯一一家进入前十榜单的省实验室。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验室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联合培养博士招生名额不足。目前,深圳博士生导师数量已近千人,然而深圳博士生名额非常有限,在学博士数量仅为全国总数的0.6%,约为北京的2.5%,上海的6.4%。与高校联合招生的项目,因有限的招生名额限制了与各大高校在招生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其次是高层次人才政策配套问题。目前人才名额、待遇均有所下降,相关配套人才政策也不具备明显优势,对光明科学城以及深圳招引高层次人才稍显“力不从心”。三是转化型高层次人才引育能力有待加强。生物医药领域是一个人才驱动型市场,目前蓬勃发展的态势也面临着大规模的人才紧缺,在新药研发、临床开发、CMC和生物制造职能上尤其明显,高水平有产业化经验的转化研究和技术转化团队更是缺乏。
未来,实验室将进一步吸引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一是面向海内外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打造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加强科研载体的人才培养与生物医药产业的互动,推动生物/医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向深圳倾斜,支持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后等。二是加大国际化转化型人才引进力度,并对其给予保障,提供健康、医疗、养老等保险服务,鼓励外籍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落地转化科研成果,打造“金融+人才”的创新创业模式,深入推进与具有较高行业知名度和业界成就的外单位优秀专家学者共建研究团队,打通创新链+产业链研究渠道。三是推动科技成果分配确权指引的细化,将科研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纳入国家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等相关事宜,申请新型科研机构因地制宜制定评审、认定技术转移转化职称权限。
(作者单位:深圳湾实验室)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3年第9期